欢迎来到PO文学

手机版

PO文学 > 综合其它 > 岁聿云暮 > 第137章

底色 字色 字号

第137章

    陈涣之给她把汤盛出来放凉:“不是你说的吗?你的手机要吸收日月精华。”
    “......”
    曲疏月埋头吃了几口饭,忽然想起来问:“陈涣之,你收到请帖了嘛?校庆的。”
    “当然。”陈涣之漫不经心地答:“我上周就收到了。”
    她举着筷子抗议:“啊?为什么我昨天才收到。”
    陈涣之笑:“你和优秀校友能比吗?我们甚至都不坐一排。”
    “.....呸。”曲疏月低低垂眸:“神气什么呀。”
    陈涣之善意提醒:“吃饭的时候不要吐口水,注意素质。”
    “......”
    接连下了几场春雨后,周六迎来了个大晴天。
    曲疏月坐在车上,降下车窗后,把头稍微伸出去一点,整张脸沐浴在阳光里。
    她闭上眼,舒服地嗯一声:“陈涣之,我愿意用一整年不看古偶剧来换京市的一个晴天。”
    陈涣之打转方向盘,他开玩笑:“可别,古偶剧就需要你这样的脑残粉,要不拍出来给谁看?”
    “......滚。”
    他把车停在大礼堂门口,进去时,牵紧了曲疏月的手:“别走丢了啊,一会儿到门口会合。”
    “知道。”曲疏月嫌他啰嗦:“又不是小孩子了。”
    曲疏月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下,旁边竟然是他们班从前的宣传委员季洁。
    还是季洁先和她打招呼:“好久不见啊。”
    她看了季洁半天,恍惚着才敢认:“天呀,你变这么漂亮啦。”
    她记得季洁,以前是班上的假小子,总是留着一头短发,背着一个相机到处拍。
    也是因为季洁爱记录生活中的零零碎碎,又写的一手好稿子,班上的同学一致推荐她当宣传委员。
    现在她留长了头发,卷曲地披在肩头,穿一件蓝底碎花裙,十足小女生的模样。
    季洁笑说:“是啊,不过你倒没怎 么变,还是一样的温柔。”
    曲疏月也笑:“我记得你在南方工作,今天是特意过来的吗?”
    “也不是特意,我正好来京市出差。”季洁解释说:“老黄联系我要当年的照片,他好布置教室,我想也只有我这里有底片了。你看,这些都是我昨天洗出来的。”
    曲疏月接过来,随手翻了几张后,一道熟悉的身影跳到眼前。
    是穿着校服的陈涣之,他站在窗台边,有一搭没一搭的和胡峰说话,眼神却一直看着教室。
    顺着他柔和的目光看过去,是低着头写作业的她自己。
    曲疏月眼眶泛着酸,又往下抽出几张来,还有一张是在操场上。
    他们班在上体育课,男生在练习引体向上,女生在做仰卧起坐。
    陈涣之从单杠上下来,气喘吁吁的喝水,眼睛却剽向了女生堆里。
    而镜头最后的焦点,仍然是在她的身上。
    原来有那么多次,只要她抬起头,就能发现他的目光。但曲疏月始终都没有。
    一滴水珠砸在了照片上,曲疏月抱在怀里问:“这两张能给我吗?”
    “可以啊。”季洁问:“不过你怎么了?”
    她赶紧擦了擦:“没什么,眼睛疼。”
    曲疏月转头看向窗外,柔暖的日光漫过树梢,翠绿的叶子在风中晃动。
    一切似乎和从前没什么分别,仿佛经过一场大梦,梦里她弄丢了自己最爱的人。
    现在梦醒了,目光所及,他眉梢上的偏爱不改。
    (全文完)
    第57章 番外终篇
    曲疏月最近有点心烦。
    要说家庭气氛是什么时候开始紧张的, 还得追溯到中秋节在曲家吃饭那次。
    一家人坐得好好的,曲慕白忽然盯着她看,看得曲疏月发毛。
    她低头抚了一下裙摆, 哪儿都好好的呀。
    曲疏月凑上去, 犹豫不定地问了句:“爷爷?怎么啦。”
    曲慕白掐着手指头,忽然问:“月月, 结婚五六年了吧?”
    她没多想,点了一下头:“是啊, 马上到我们的结婚纪念日, 六年了。”
    曲慕白说:“那我就不明白了, 按说你们感情这么好, 怎么就是不要孩子呢?”
    曲疏月低下头, 求助地望一眼她姑姑。
    “爸, 嘉德秋拍就要开始了。”曲粤文递上一盏汤, 装作无意支开话题:“这次是古典家具专场, 我看那只官皮箱不错, 还是黄花梨.......”
    “你少说话!”
    曲慕白一声吼,吓得女儿的手腕跳动一下, 差点捏不住碗。
    他回头指着曲粤文:“回回我说她,你就要在一边打岔。”
    曲粤文往后缩了一下,小声道:“吓死了,姑姑也保不住你了。”
    “爷爷,不是我不要小朋友。”曲疏月硬着头皮解释:“......我这不是年纪还小嘛。”
    想来想去, 别扭了半天, 曲疏月也只找到这么个理由。听着是冠冕堂皇了一些。
    她也不好对爷爷讲:我不生, 是因为还没霸占够陈涣之,我们分开太久了。
    讲出去真要被人笑死, 偶尔静下来的时候,她自己想一想都发笑。
    李牧野去年退了休,按资历,陈涣之接这个班确实牵强,但他呼声最高,加上李董退位前最后一次谈话上的力荐,先升了他做总经理。
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

设置

字体样式
字体大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