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PO文学

手机版

PO文学 > 综合其它 > 权宦心如死灰后 > 第267章

底色 字色 字号

第267章

    就在这时,一名并非紫宸殿的宫娥悄然走了进来。
    她是后宫湘太嫔的侄女,也是户部给事中的三女,不过是庶出身份,以侍奉湘太嫔为名,在后宫住了下来。她的位阶身份比太嫔身边的大宫女要高,却又高不过正经出身的嫡出千金,故而以宫娥的身份,不上不下地留在宫中,平时出入后宫无人阻拦。
    当然,紫宸殿这样的地方她是断然进不来的,可偏偏今日又不赶巧了。
    因前两日容诀和殷无秽路过一荷花池,容诀随口说了句这满池的荷花开得不错,妍丽婀娜。殷无秽就命人在紫宸殿也种上荷花,养在水缸里。
    紫宸殿内侍奉下人不多,规格只有历来皇帝的一半。
    其原因有二,一是容诀和殷无秽都喜静,不喜过多的人贴身伺候,平日他们着装束发都是自己、或者互相为对方完成的,用不着下人,殿里下人只用做最普通的活计即可。
    二是他二人关系非比寻常,殿里头的下人必须是绝对信得过的人,确保消息不会泄漏出去。
    人多口杂,人一多就容易混入钉子,殷无秽严厉杜绝了这一点。
    容诀也是这么想的,在这方面他二人意见统一。
    这就导致那宫娥提着湘太嫔亲手做的、表达对皇帝关心的点心过来时殿里宫娥腾不出手去接,太监们在值守和洒扫宫殿,宫娥们在栽植荷花,满手都是水和泥巴。
    掌事宫娥便叫她自己送去殿里,送完即刻出来,万不可惊扰了陛下。
    这宫娥也是连连点头,忙不迭去了。
    结果甫一迈进内室,就乍见阖目小憩俊美威仪的皇帝,登时怦然心动,脸颊飞起两抹红晕,放下点心后就再挪不动步子了。
    悄然走到了殷无秽身边,将他放凉的茶水端走。
    就在这时,殷无秽猝然睁开了双眼,见此人陌生,他当即目光一凛,质问她是何人,为何会出现在紫宸殿。
    宫娥连忙实话实说。
    殷无秽母妃在他出生时就薨逝在了冷宫,当初皇子夺嫡时期旧太子被熹王暗算身陨,先皇后因此一蹶不振,后来随着皇帝龙驭上宾,皇位更迭,她也去了。
    因此后宫之中并无太后,只余一些先帝的嫔妃,仰仗殷无秽而活,时常给他送点心和补品是常事,殷无秽也习以为常,并不意外。
    这宫娥说到这里,若是及时告饶褪下原本什么事都没有。
    奈何她对殷无秽一见倾心,见他午休,竟然上前主动提出伺候他歇息,暗送秋波,盼望着能被皇帝宠幸。
    这一下实实在在将殷无秽骇得不轻,惹得他大为光火。
    联想到这女子的庶出身份,容貌不俗,以及不合时宜地居住在后宫里,殷无秽顷刻间什么都明白了。
    朝堂劝他立后纳妃无果,便想使计从后方开了这个口子,以此大开方便之门,笼络权益。
    若是失败,牺牲一个庶出女也算不得什么,若是成功,便是一本万利的买卖,算无遗策。
    殷无秽想通一切,被人算计了的感觉涌上心头,致使他惊怒交加,当即一匕洞穿了此女心脏。
    血溅紫宸殿。
    等容诀知道回来时殿里已经被处理干净了,殷无秽抱着他哭了小半宿,声称自己险些被人轻薄,钻进他怀里央着他哄了好久。
    容诀怀抱着殷无秽,温柔拍抚。他并不觉得殷无秽行事狠辣,这样的一个口子,该杀。
    要怪便怪这女子蠢钝,又胆大包天,上赶着给人当枪使。
    至于之后殷无秽是怎么给的户部给事中补偿,并借题发挥,以此反向开了终生不再立后纳妃的口,令所有劝谏他选秀的官员们作茧自缚,这已经是第二日金銮殿上发生的事了。
    翌日,大朝会,殷无秽当朝宣布了这一决定。
    满朝文武百官瞠目结舌,甚至来不及阻止,便听殷无秽声音扼腕娓娓道来,他原话是这样表述的:
    “诸位爱卿也知,孤生于冷宫之中,长于仆妇之手,式微多年一朝临危受命,登临这无上高殿,许多学问、礼仪、规范制度皆不能与正经培养的储君相比,哪怕有了这一年两载的执政经历,也始终摆脱不了幼年阴影。”
    “生性多疑,性情敏感孤戾,难以真正地从心去信任一个人。”
    “即使是枕边人,也不行,故而一直没有立后纳妃。”
    “孤知道诸位爱卿忧切,操劳孤的家国大事,不想还是跨不过这个坎,睡梦中将人击杀了。孤实在是,不愿再酿惨案,现将实情如实告知。”
    殷无秽此言一出,满殿鸦雀无声落针可闻,再没有哪个不要命的为获圣眷而要教自己女儿去送死。
    可也有部分大臣不死心,道:“那陛下便趁清醒时分——”
    殷无秽道:“谁知孤何时就会困了乏了呢,此事孤也控制不住。”
    大臣道:“不如请太医来为陛下相看诊治——”
    殷无秽道:“孤这是心理问题,并非身体上的疾病,幼时阴影如何诊治。”
    大臣:“……”
    终于,有大臣指出了一针见血的关键问题:“陛下如不立后纳妃,子嗣问题该如何解决?江山不能后继无人,动摇国祚根基啊!望陛下三思行事!”
    “正是,国不可无储君,望陛下三思行事!!”
    “望陛下三思!!”
    众位官员纷纷复议,殷无秽也不禁黯然神伤,他道:“此一事孤心甚愧,尤其昨日,实难面对列祖列宗,辗转忧梦,承蒙先祖不弃,在华胥中给予了孤指示。”
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

设置

字体样式
字体大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