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50章
这么一想。景婳打了个响指,看向宗冀:“你说我们明天做五丁包,怎么样?”宗冀放下筷子,认真点头,没有任何敷衍,“我觉得很不错。”
反正不管做什么包子,肯定是他来揉面擀面皮。
五丁包顾名思义,由五种丁组成。
丁的来源包含地上走的,河里游的,地里种的。
肉丁有两种,一种是鸡肉。可惜山头养殖场离这边有点远,不然可以直接用归爷爷养的鸡。
但是,现在市场繁荣,只要出得起价钱,什么样的鸡都能给你找来。
所以,景婳也就采取就近原则,选用了最好的鸡肉。这种鸡是那种在山上奔跑的鸡,肉质特别好,无污染。
另外一种就是黑猪肉。
黑猪养殖要求高,要靠近天然水源和自然资源的地方,这样养出来的黑猪自然健康。
好的黑猪肉脂肪含量高,但也保留了弹性,吃起来醇厚柔滑又有嚼劲,景婳最喜欢的是肥而不腻。
除了肉丁,还有海鲜河鲜的加入。
整颗的手剥河虾仁外观完整,色泽纹理明显,似乎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鲜味。
另外,还有泡发好的海参,摸上去特别q弹。
蔬菜方面,需要用到的是笋丁。这也能增加鲜脆口感。
五丁的馅料用严谨一点的话说,可以用切割工艺来形容。
鸡丁要大于肉丁,肉丁大于笋丁。
景婳的刀工足以支撑她切出任何形状的食材,更何况这不要求形状,只要差不多就行,只是对于大小有要求。
宗冀就不一样了。
景婳在旁边用精湛的刀工无声鞭策他,他就一条一条,一刀一刀地认真切。
要是直播,估计会有人刷一波辛苦,眼睛都看乱了。
切了好久好久馅料,馅料堆了好几大盆,景婳终于要开始炒制馅料了。
烹制时,景婳用的是猪油,放入青青白白的葱花,次啦声响,煸香的时候,葱香爆棚。
再按照先后顺序放入五丁,那鲜香味,绝了。
景婳的用料绝对是最好的,焖煮馅料用的不是水,而是金黄金黄的鸡汤。
小火焖煮大概半个小时,满屋子都是馅料的鲜香味。
人间百味,鲜为第一,调味料更要紧跟着这个准则,放入虾子、酱油等调味料提色增香。
这个时候,馅料在锅里咕噜咕噜的,让人忍不住想要吃一口。
不过,因为是要做馅料的,不能有太多汁水。揭开锅盖煮,既可以方便水分蒸发,又可以随时掌控芡汁的多少。
等差不多了,景婳倒入水淀粉勾芡增稠,直到馅料的汁水足够浓稠,可以挂在馅料丁上,再关火,放凉备用。
宗冀已经差不多揉好面团了。
用老面面团做新的面团,发酵出来的面团又香又光滑。
面团发酵成两倍大,再用手臂使劲揉搓,排出多余的空气。
过软的话,再揉进些干粉调整面团的软硬程度。
接下来还是老流程,面团搓成瘦长的条子,再切成或者揪成敦实的小剂子,擀成圆润的大皮子。
冷藏到位的内馅凝成一整块,但不会硬到搅不动,用勺子就可以轻易舀起来。
包子要折成三十二道褶子,就对景婳来说很简单,快的话十几秒就成,甚至有时能冲进十秒大关。
宗冀看到她的手速,摸摸准备笼屉。
包好的包子还得进行二次发酵,让面团松弛。
之后,猛火上汽,蒸八分钟。
面香四溢,特别容易勾起人的馋虫。
时间不知不觉流逝,很快,就可以揭开笼屉盖子。
热气扑面,景婳用无情铁手拿了两个包子出来,她和宗冀一人一个。
宗冀凑近,带着香味的热气把他脸上的毛孔都热舒展了。
太烫了,吃不了,他就开始数褶子。
这个包子是景婳随意挑的,他数完,不多不少,是三十二道褶子。
“五丁包子的面皮不能厚过一根筷子。”景婳给他介绍。
“是吗?”宗冀当即去拿筷子。
景婳张了张嘴巴,“你还真比啊?”
宗冀认真道:“你都说了,不比我睡不着。”
景婳竖起大拇指:“可以。”
的确是宗冀的性格。
比吧比吧,反正她有信心。
白嫩的面皮,肉眼可见的轻薄。宗冀满意点头,目光赞赏看向景婳:“真的。”
景婳背后像是有尾巴在摇:“那当然。”
她在吃食上什么时候糊弄过?
五丁包子的面皮蓬松又软乎,筋道又柔韧。
面皮内侧被馅料肉汁浸润,是藏不住的香。
而足够有料的馅料汁水会在嘴唇留下了粘稠的的余温。
滚烫的馅料刚触及舌尖,嘴里就溢出汹涌的咸鲜。
唾液疯狂分泌,伴随着略微勇猛的咀嚼,咸味越来越浅,最后,化作了一缕悠长沁人的甘甜,这是河鲜特有的魅力。
吃得真爽啊。
海参弹滑,鸡丁酥软,猪肉劲嚼,虾仁饱满,偶尔咬到的笋丁,更会爆出特有的脆爽。
这些味道并非转瞬即逝,馅料足够多,会感到无比满足。
这么豪华的用料,创造出五丁包子丰富的口感。
别说食客,景婳都难以抗拒。
嗅觉和味觉都是有记忆的。
<a href="https:///zuozhe/obi.html" title="一倾山水"target="_blank">一倾山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