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7章
岳霖觉得这还差不多,他以为自己女儿是放弃了,其实她只是想先等等罢了。“农商业发展起来,国家会更富裕,那么兴办学堂的事情也就板上钉钉了。”
岳渊渟就是这么想的。
有钱才是做任何事情的基础。
说完岳霖就开始写折子,明天要上朝正好可以当面说出来。
岳渊渟也准备了一份。
最近好像都没有其他的事情发生了。
岳渊渟这个时候才稍微空闲下来一点。
她回到自己的房间,桌上摆放着近一个月来卓清玉给她写的信。
她确实好久没跟卓清玉讲话了。
拆开卓清玉的信,每一封都在讲着不尽的思念。
岳渊渟也想念卓清玉温暖的怀抱了。
她们,很久没见了。
可是她现在没有时间外出,卓清玉那边战事不断自然也没时间回来。
北国想要趁虚而入,只是可惜北部那道坚硬的城墙,是他们无法突破的。
卓清玉在用行动告诉自己,去做你想做的所有事情,我来守护大家的平安。
岳渊渟有事没事的时候,就会向上苍祈祷,百姓安康,夫君安康。
岳渊渟每一封信都写了一封回信。
叠起来有一叠。
思念总要有一个发泄口。
这一下发泄出去了,岳渊渟又该回到当下了。
第二日上朝,岳霖提出了要重农业同时不轻商业。
这件事情由岳霖丞相之口说出,比岳渊渟更有说服力。
至少大部分官员都是赞同的。
皇上又岂有拒绝之理。
“那此事也要加快脚步了。”
至于这件事情到底要交给谁,还得皇上定夺。
岳渊渟前期还是会亲自跟着,但是她不可能一直盯着。
毕竟要改革,还有很多方面要做。
因为岳渊渟的积极改革,朝廷上的新人也开始慢慢想办法该怎么繁荣国家。
场面一时非常向上。
皇上当然也喜闻乐见了。
这件事情对黎国是好事,发展农业的事情他觉得,还是只有一人适合。
毕竟现在的朝廷上,还是新人居多,有经验并且做的很成功的。
还是那一个人。
第107章 农业的发展
岳渊渟丝毫不意外这件事情会落在自己头上。
她平淡地接过圣旨,“谢皇上。”
“爱卿办事是最让朕放心的。”
岳渊渟微微一笑,“皇上的赞赏,臣感激不尽。”
“你去吧。”
岳渊渟过于高兴,却没发现皇上的笑容里,根本没有几分真心。
岳渊渟从新人里面挑选了几个,他们要发展全国的农业,自然都要实地考察一番。
“此行山高水远,你们抓紧时间和家人告别吧。”
岳渊渟觉得自己这个主子还是很仁慈的。
这些官员们听口音不像是京城人,岳渊渟又对他们说:“你们老家都是哪儿的?”
一个大胆一点的说,“我家是赣州的。”
“嗯。”
“我,我家是忠县的。”
岳渊渟对他们笑笑,“我们这次要去全国各地,到你们家乡的时候可以给我们带下路。”
“真的吗大人?”
惊喜的语气真是让人开心,“是啊。”
“那太好了,我们那里的酒酿最好喝了,你们去了一定要尝一下。”
“我们那里的饭菜最好吃。”
明明岳渊渟也是小孩子,甚至比他们一些人还小,但是她的气质已经融合成一个大人了。
挑选了一个吉日,他们出发了。
岳渊渟已经距离自己的任务,还差最后两步。
等到她功成身退,她要去找卓清玉。
她们也该好好在一起了。
第一个地方是梆县,这里水资源丰富,岳渊渟觉得这里适合发展水稻。
留下种子和一个官员,剩下的其他人又该上路了。
第二个地方是义城,她梦想开始的地方。
黎中天把这里发展的很好,岳渊渟不用费太多心思。
只是给他拿了一些种子,“这里就不用人盯着了,他会做好的。”
他们又马不停蹄赶到了另一个地方,这里是他们目前见过最贫瘠的地方。
岭县,全是山,一座山翻过去,还是一座山。
这下大家傻眼了,这个怎么办啊?岳渊渟走上前去,这里的草涨势不错。
“你们看看这个草。”
下官们跟上来,看了下这山上的草,“很肥沃啊。”
“可是这有什么用啊,这草也不能吃啊?”
岳渊渟摇摇头,“此话差矣,人不能吃但是牲畜可以。”
有一个人上来拔了一把草,“好像真的可以诶。”
岳渊渟其实也不能确定,“你们去镇上找一头牛或者羊过来。”
“是。”
下官去了镇上,这里真的是十分贫穷,人烟稀少。
还好有一位老伯牵着一头牛过去,下官拿了一点钱请他走一趟。
接过他们等了很久。
因为山上少有人走,牛一见到这么好的草就吃的停不下来。
岳渊渟拍拍手,“成了,这里能发展的是,畜牧业。”
“岳大人英明神武啊,这都能找到方法应对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