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5章
最让人笑话的,还是圣上对她们的态度,一个郡王的母亲,竟然只是超一品国公夫人,邢氏都升到超一品王妃的诰命了,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加打脸吗?一切的一切,老太太看在眼底,悔在心上,贾赦其实给过她许多机会,只要当初她不跟着贾政去闹,甚至是贾赦要教训贾政时她不需要把话说那么绝,现在的情形就完全不同。
还有二房的李纨母子,作为二房的嫡系继承人,原以为没了贾宝玉,二房就会完全归她们所有,可谁又能想到赵姨娘母子的崛起,这两人胡搅蛮缠硬是从贾政那儿捞走不少好东西,还扬言要对付贾兰。
原本被李纨养得有些内向的贾兰被吓得连烧了好几天,差点连命都烧没了。李纨除了放弃那些家财,还能有什么办法。
这对赵姨娘母子而言,是最好的结局,而且这个法子,是贾探春临终前告诉贾环的,贾探春身体不好开始,就一直关注着贾宝玉的境况,见他也隐隐中招,才转而关注贾兰。
贾兰整日被李纨拘在家中读书,即便比贾宝玉听话些,但口不会说性子还软,也是个撑不起来的货色,贾探春当初没把他看在眼底,看他们受委屈也没觉得如何,此番对付她们也完全是为了贾环。
虽然看上去李纨母子无害也不冒头,但李纨这人心狠,据说当初便是她让贾珠咽下最后一口气,眼见着贾珠体力透支形同枯槁,她为了自己下半辈子还是说服贾珠,让她自个怀上那一胎。
也难怪王夫人会如此恨他,甚至对贾兰这个唯一的嫡孙都视而不见,任人欺凌她们母子。
一旦贾政死去,贾兰这个嫡孙名正言顺继承,她不觉得贾环能有什么好下场,所以,贾探春想出的法子,就是用贾兰的命去要挟李纨放弃继承权,如若李纨坚决不放弃,那就只能除之而后快了。
这结果是好的,但看在贾政眼中,那是厌恶至极,想不再去找赵姨娘,可没哪个丫头愿意跟他,见着他远远就开始避让,抓都抓不住,贾政不去找赵姨娘,就只能去找那个颜色已去的周姨娘,这比杀了他还难受。
得知他那想法,赵姨娘能呸他一脸唾沫星子,她现在靠着儿子就能安享荣华富贵,还要这么个老混蛋做什么?没得让人恶心。
还好现在荣王府比之当初管得甚严,什么消息都轻易出不去,不然要让外人知道,非得笑掉大牙不可。
可即便这等丑事传出不去,在荣王府下人们堆里,传得那叫一个迅速,没过多会儿,谁都知道二房又闹笑话的事,各个暗自笑话不提。
什么都不想再说的老太太只是看着,没给贾政撑腰,也没给他支招,好似一切都不想再管了。不过,她即便不再管,没准也是错的。
所以,她一开始就做错了,一碗水没端平,到最后向着谁都是错的。
第108章 薛宝钗番外
薛宝钗, 一个金陵出身的商户女,长得端庄大气又美妙无双,小小年纪才华横溢, 名声在整个金陵都是响当当的。
若这样的女孩身在官家, 可以投资的几率很大, 家族着重培养之后,甚至能攀到门不错的婚事,只要她稍微有点头脑, 稍微有点笼络人心的本事,下半辈子不会太糟糕。
可这样的女孩儿生在商户之家,即便是皇商,即便是有权有势,连江南的那些名不见经传的举人老爷, 都不愿意堕了自己的名声,让一个商户女掌家。
所以, 薛家除非是把她送给上头人做妾室攀个富贵,不然就只能嫁给商户人家或者是低嫁。
这一切的结局, 薛宝钗这样一个聪慧的女孩儿她当然不愿意, 所以一直都在努力。
她可以为了勤俭持家的名声常年不穿新衣, 她可以为了才女的名头没日没夜得看书, 甚至还可以跟着他父亲苦学商场上的事情。
生在金陵四大家族中的她明显是最优秀的一个,可她的身份却是最低微的一个,连让家族中人投资的资格都没有。
都说贾家的元春大姐国色无双,整个家族包括她们薛家, 都在为她入宫做准备,可又有谁在乎过,她也是可以入宫小选的?以她的容貌,凭什么就不能在宫中立足?
如今高高在上的德妃和良嫔,身份都还不如她呢。
所以,薛宝钗从不认命,她不超过十岁的生命里,想尽办法得改变,用尽一切得学习,可换来的,却是她父亲的暴毙。
她父亲的暴毙在她的人生中,可谓是参天大树一朝倒塌,她哥他母亲都撑不起家族的担子,其他族人辈分高以势压人之下,后果不堪设想。
刚开始还好些,有她舅舅从旁震着,她还能拉着她哥震着场面,不至于被人逼迫到沦落街头。可随后,连舅舅都病逝了,可想而知那段时间她会面对多少压迫。
她母亲只会哭,她哥哥只会生气砸东西,眼瞧着要不成的时候,她姨母伸出了手,邀请她们去贾家。里头即便不怀好意,但她们几乎到了绝境,除了去别无他法,可谁又能想到,这一去,会彻底改变她的人生,让她得到她求而不得的东西。
赦大老爷对她们薛家有些意见,对她母亲意见尤其大,可对待她和她哥,算是个合格的长辈,渡过最开始的那段磨合期,邢大太太没什么城府的性子很快在她这儿就透了底,相处之下也算是正常。
有这层关系在,她大哥总算能跟在赦大老爷身边,跟着蓉大爷到处跑,做生意的本事是越来越不错,她们薛家大房的身份地位,终于被拉了起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