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5章
张希瑶觉得不会,“他们是书香门第,对女儿管教极严,哪像我们随心所欲。”张婆子想了想,“要是真看不上,就说服他们在汴京居住。免得你大奶奶那边不痛快。”
张希瑶笑道,“石子也不差。这个年纪的秀才还是很少见的。再说娶的庶女,又不是嫡女。”
张婆子还是不放心,“庶女也不愁嫁。可以嫁个举人或是官老爷。”
张希瑶笑了,“阿奶,我在汴京城,看过许多举人,年近半百都有。大多数都是三十多岁。儿女都十多岁了。难不成她嫁过去做填房?”
张婆子一听,很快被她说服,“倒是我见识少了。”
“不是阿奶见识少。每个人都想嫁举人。可每年举人就那么多,年纪大了,都想攀高亲。可是白府尹全族只有他一个人在朝为官,没有臂膀。他缺钱。我们家有的是钱。”张希瑶淡淡道。
“他族里就没一个有出息的?”张婆子诧异。
“有几个秀才,但是年纪很大了,估计举人无望。”张希瑶叹气,“举人不是那么好考的。石子要是没有名师指点,他将来也未必能考上。”
张婆子点点头,“是啊。都不容易。”
张希瑶这边着手建厂的事情。她先是找人买了材料,而后将蒸汽机从家里搬到老宅。
这个烧炭的活计要在单独的房间,由大房的人负责。
“不能让村里人进来。这东西一定要保密。”
一开始出现石灰还不会引起别人注意。毕竟有三合土在前。但是时间长了,石灰出现在百姓的视野当中。那些官员可能会想知道这土是怎么来的。可能就会打探到蒸汽机。
她能瞒多久就瞒多久。怎么也得等石子成亲,两家关系瓷实一些再泄漏出去。
张满贵再三向她保证,绝对不让别人过来。
她让张老头负责这个水泥厂。
至于她想用石子跟白家结亲。张满贵也答应了,就连石子也有些心动。
但事情能不能成,可不由他们决定。
于是张二伯带着石子亲自去石家拜访。
在求亲之前,先让白府尹看看石子,让对方亲自考较石子的才学。
张二伯再无意间透露他们家要给石子说亲。一直在愁。
白府尹要有这个意向,自然也会对石子关切。要是没有这个意向,那就别提了。免得得罪人。
张二伯这六年来跟这些人打交道次数多了,已经学会官员那套说一半留一半的技巧。
虽说现在还是半桶子水,但已经比石子这个生瓜蛋子强很多。
看白府尹要留石子,张二伯识趣告退,扭头就去找张希瑶,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她。
“你说能成?”
张二伯现在会看人脸色,虽然白府尹当时没有表现得那么明显,但能看得出来,“我觉得十拿九稳。”
张希瑶追问,“你说了要把两成干股的送给他吗?”
张二伯笑道,“我琢磨直接送给他不稳当。这样不好办。还不如送给石子,到时候石子交由白小姐掌管。白家缺钱,肯定会跟她说。到时候她自然会贴补娘家。用了这么多钱,肯定也不想张家倒了呀。”
张希瑶拍着大腿,“你倒是比以前精明了。”
张二伯笑眯了眼,“我是怕他光拿钱不办事。要是他女儿向他哭诉,他不能当甩手掌柜吧?”
张希瑶点头,是这个理儿!
这没有靠山,办点事都得小心谨慎。还是自家强才行。
也就等了半个月的功夫,有一天石子从白家回来,就让张二伯回家告诉他爹一声,可以向白家提亲了。
张二伯得问啊,“白府尹都跟你说啥了?”
“问了一下我们家的情况。我照实回答了。”石子又道,“我得为明年的乡试做准备了。”
“他指点你,咋样啊?”张希瑶有些不放心。
虽然攀上亲,值得高兴。但还是自己立得起来才行。免得石子将来在家被白小姐埋怨。
石子抿唇笑了,“老师给我写了一封引见信。我可以去国子监读书。”
国子鉴有许多都是官宦子弟,也有举子。
石子能进去读书,没有白府尹的推荐信根本就进不去。
张希瑶也为他高兴,“那你快回去准备考试吧。”
石子收拾书包,去书院辞行,就拿着书去了国子鉴。
张二伯回了趟老家,张满贵按照张二伯的要求请了官媒向白家求亲。
经过三媒,确定了彩礼、嫁妆的具体数目。最终定下婚期。
待五年后,石子年满十八,白五小姐年满十七,双方则良日成亲。
这在古代很常见,许多婚事都是父母之命,媒妁之言。定娃娃亲都有。更何况十三才定亲。
这门亲事定下,张希瑶倒是松快许多。
四郎也把铺子给装修好了,他问张希瑶什么时候才能开张。
张希瑶就定了十月开张。
“天冷的话,水泥干得慢。”四郎最近一直抹水泥,他对水泥的习性也有些了解。
张希瑶笑了,“就是慢才好呢。这样人家才会觉得花的钱值。而且这本来就是贵价生意。”
四郎忧心忡忡,“可是有钱人会来定吗?”
“会的。”张希瑶让他别担心,她已经在小报上打广告了。
十月十号,张希瑶的水泥店正式开张。名字起得也很土“金固水泥”。
<a href="https:///zuozhe/yinansuyi.html" title="易楠苏伊" target="_blank">易楠苏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