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2章
二十万大军乌泱泱一片,来到城门之下,率军的人是北辽最强壮凶猛的勇士——乌图巴。乌图巴坐在马背上,扛着一把极其锋利的战斧,朝站在城墙上的杜远山喊道:“还不快打开城门!”
城门一打开,城内的百姓就休想活命,这些凶残的北辽人会把所有百姓都给杀光。
杜远山回道:“容我先去禀报皇太后,再来放行。”
“不用禀报,快些打开城门。”乌图巴不耐烦了,拽着缰绳,在原地转了一圈。
杜远山就是不开城门,与乌图巴僵持着,故意拖延时间。
每当乌图巴不耐烦的时候,杜远山就会说:“已派人去禀报了,大帅再等等吧。”
乌图巴觉得应该给皇太后一个面子,便没有真的发怒,只是怒目瞪着杜远山,决定等进城后,就把杜远山杀了祭天。
杜远山站在城墙上,朝远郊看过去,见那边的鸟儿因为受到惊吓,所以在空中乱飞,似有什么东西正悄悄往这边挺进。
杜远山知道时机到了,抬手命人放箭,城墙上很快便架起上百台弩机,空中降下一阵箭雨,把没来得及防备的北辽军给扎成了刺猬。
杜远山镇守边关十余年,不只是职责所在,更是一种天命,他的天命便是要保家卫国,他当初之所以叛变,只是因为他看清楚了天下的局势,知道国贼与敌军里应外合,继续死守下去,会弄得个全军覆没的下场。
为了不让底下的将士们白白受死,他假意投敌,保留自己的实力,想等到时机来的时候再倒戈,杀敌人一个出其不意。
杜远山没有跟任何人说过自己的计划,所有人都被他给骗过去了,连他手底下那群跟他出生入死的将士们也被骗了。
底下的将士们对杜远山忠心耿耿,投敌的时候虽然内心挣扎过,但因为一心想要追随将军,就只好跟着一块投敌了。
投敌之后的日子并不好过,他们好多人都想要当逃兵,可出于对将军的信任和敬仰,强撑着留下了,他们有时候也会很迷茫,不知道自己到底算不算敌方阵营的人,还有……他们到底该效忠谁。
经历过一段时间的挣扎后,他们决定相信将军,毕竟将军和他们出生入死那么多年,不会真把他们卖了。
当听到将军让他们朝敌军放箭的时候,他们别提多亢奋了,这才是他们应该做的事情,将军还是从前那个将军,是他们引以为傲的精神领袖。
北辽大军完全没有防备,一阵箭雨下去,倒下不少人。
乌图巴知道自己中计了,大手一挥,带着大军撤退,可他此刻已经撤不掉了,他们被南离军给包围住了。
几万南离军从四面八方涌过来,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浓浓的杀气与仇恨。
“杀啊!”
战鼓声响彻旷野,杀喊声震撼天地。
容昇和柳尘舒冲在最前面,他们一人拿着长枪,一人拿着长剑,朝着乌图巴奔去。
乌图巴见形势不好,想要逃,可逃了不到几里地,便被刘十三率领的起义军挡住了去路,起义军都是泥腿子,没有甲胄和武器,跟敌军硬刚肯定是打不过的,所以他们在路上设了一个大陷阱。
几十个巨型圆木,从山坡上滚下来,带着摧城拔寨的气势,敌军根本来不及躲,全都被碾成了肉泥,除此之外,路上还有无数个大型的陷马坑,坑里面摆着倒刺,掉进去就会被扎得血肉模糊,绝无生还的可能。
敌军在圆木阵里,一口气就折损了好几万人,这给了容昇他们很大的帮助。
容昇很快就骑马追了上去,把乌图巴堵在了山谷尽头。
乌图巴知道自己没有地方可以跑了,索性拼一把,抡起战斧,冲向容昇:“受死吧!”
容昇轻蔑一笑,拽着缰绳,手执长枪,冲了上去。
柳尘舒紧随其后,也赶了过来,看到容昇和乌图巴打得有来有回的,他并未上去插手,而是在远处观赏起来,想看看狗崽子长进了没有。
乌图巴很擅长打斗,可他年纪大了,二十多年前他率军入侵北离的时候,确实是没有什么对手,可二十多年后的今天,他已没了当年的实力,现在他被容昇这个后辈压得死死的。
容昇的长枪每次都击中了乌图巴的要害,但却并没有要乌图巴的命。
一开始乌图巴觉得是自己幸运,才没有被刺中要害,后来发现容昇是故意在玩他。
乌图巴被惹怒了,直接开口问:“你在等什么!要杀便杀!”
容昇觉得没意思了,把长枪一收:“相父,交给你了。”
仇,当然得柳尘舒亲手来报。
柳尘舒只用了一招便轻松解决掉了乌图巴。
乌图巴的人头滚落在地上,被容昇捡起来,拎在手里,两人回到城墙下,把乌图巴的人头往敌军那边一丢,正在厮杀的敌军看到大帅已经阵亡,纷纷丢下武器投降。
敌军二十万人,死了将近七万,还有三万投降了,剩下十万则往北边逃了。
黄郎和李瑜已经带兵去追赶了,绝不会让敌军活着离开北离。
杜远山看到圣上在城门外,他立刻命人把城门打开,再亲自下去迎接。
来到城门口,杜远山郑重地摘掉自己的头盔,再脱掉身上的甲胄,然后双膝跪地,把头抵在地上,行了个大礼:“罪臣杜远山叩见圣上。”
杜远山的计划只有他自己知道,这让他根本没法替自己澄清,他知道自己肯定会被人认为是懦夫、是墙头草,也知道自己会被按上叛国的罪名处死,可他并不在乎,他完全没有要为自己辩解的意思,就跪在那,等待圣上的旨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