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0章
“估计是人故意扔的,还是得找个领养,”杨老师叹着气,手上快速编辑着信息,再按下发送之前,她抬头看向李雾山,“你要养吗?”李雾山的手指猛地碰到小狗伸出来的舌尖,温热一触即分,却让他抖了一下。
他没说话,杨老师就默认他婉拒了,说:“对了,你不是本地人,宿舍养宠物不方便。”
“我可以放在朋友那里。”鬼使神差地,李雾山说。
抱着狗走在雪地里的时候,一时兴奋的脑袋冷静了下来。李雾山理智分析起了养狗的需求和可行性,花了五分钟时间走到宿舍楼下的时候,他已经有了非常长远且完善的规划。
他掏出了手机给贺方打了个电话。
“我能在你那里寄养个东西吗?”
“东西?什么东西?”
“一只狗,”李雾山说,“叫小毛,李小毛。”
第83章 番外——李雾山的生日流水账
一觉醒来,气温腰斩。褚宜将单薄的风衣换成了大衣,一脚迈到室外,还是被灌入脖子的冷风冻了个激灵。
“好冷。”她跺了跺脚,向前方跑去,树下站着同样是一身大衣的李雾山。
首都的深秋来得循序渐进,又猝不及防。
褚宜不想从温暖的口袋里掏出双手,便紧紧挨着李雾山的肩膀,一起往停车场走。她踩着被风刮下的厚厚一层的叶子,边走边跟李雾山说话。
“你买了红酒吗?”
李雾山说:“家里有,但不是很好,一会儿去买。”
“不用不用,”褚宜的手藏在衣袖里,举起胳膊挥动着说,“煮红酒不用太好的。”
李雾山点头,说:“贺方说下午过来帮忙。”
“他几点来?”
“三点左右吧。”
说着话,又是一阵冷风袭来,褚宜闭上了眼,等风过去才睁开眼睛,仰头看李雾山。李雾山将脖子上的围巾拉得更紧了些。
粗针织成的一条墨绿色的围巾,有疏有密,一看便知是新手之作,很不像样子。李雾山却喜欢得要命,天天戴着。
褚宜忍不住问:“你戴着不漏风吗?”
李雾山愣了一秒,随即说:“还好。”
褚宜哭笑不得。前不久她同事间突然兴起了针织,褚宜心血来潮也跟着学,买了工具兴致勃勃织起了围巾。
她的热情消退得很快,不到两周,毛线团就不知道滚到了家里的哪个角落,只留下两条勉强算成品的围巾。
卖相稍好的那条被她寄回家讨好老褚,剩下一条放在家里,被过来做饭的李雾山看到了,未经同意就套上了脖子。
“我觉得很好看,”李雾山对着镜子看了半天,说,“可以送给我吗?”
“可以,只要你不戴出门……非要戴出门,别人问也别说是我织的。”褚宜扶着额头说。
这甚至不能算一个礼物,但李雾山还是一副笑得很不值钱的样子。
随后的日子,他不仅戴出门了,还天天戴,好像这围巾才是他的本体,离开围巾三秒他就要被冷风偷袭致死。
“你别用这个了,我下次给你织条好的。”褚宜软磨硬泡。
李雾山显然不吃这套:“等你织完了再说吧。”
褚宜嘴上画着大饼,实际上根本不打算捡起这项她缺乏天赋的活动,李雾山便一直戴着这条围巾。唯一值得欣慰的是,他十分听褚宜的话,别人问起时,都没有将她供出来。
上了车,李雾山终于敞开了外套,将围巾卸下来。褚宜无声地松了口气,很快接过他手里的围巾,说着:“我帮你拿。”准备趁其不备扔到车后座去。
李雾山像是洞悉了她的小心思,握着围巾的一端没松手。褚宜使了使劲儿,没拉动,反倒是李雾山的手伸过来,一把将她拉进怀里。
一股温热的气流从褚宜的肩窝擦过,李雾山叹气似地说:“抱一下。”
两人在一起之后,李雾山好像患上了皮肤饥渴症,时不时就要抱一下,或是牵牵手,摸一摸褚宜的后颈。冬天衣服穿得多,不能牵手,也没有皮肤触碰,李雾山总是很不满足,求拥抱的次数更多了。
晓瑄将这种情况称之为——冬日小狗综合征。
褚宜想了想,代入了一下最近逐渐黏人的李小毛,十分理解地伸手拍了拍他的脑袋。
“生日快乐。”她在李雾山耳边轻声说道。
这是褚宜陪李雾山过的第一个生日,本该是二人世界,却被贺方自作主张弄成了亲朋好友大 party,甚至要包个餐厅团建,在李雾山的恐吓下,才只邀请了几个亲近的朋友,在家里聚一聚。
李雾山有些气闷,褚宜劝他,给他出主意:“咱们把凌薇姐也喊来,灭灭他的气焰。”
可惜凌薇因为工作出国了,没有这尊大神坐镇,褚宜不得不另想他法,最终邀请晓瑄携丈夫共同出席,希望借贺正的威风,降一降贺方这泼猴。
车开到了家附近的大型超市。
和李雾山在一起之前,褚宜靠外卖过活,逛超市也极少买菜,没想到逛超市竟成了他俩的周末固定项目。李雾山边捡起菜扔进购物车,边跟她讲这菜是什么,适合清炒还是做汤。托他的福,褚宜再也不会为大白菜和娃娃菜感到困惑了。
走到肉类的货架,李雾山专注对比着手上的两块牛排 。褚宜这时想起自己生理期快到了,家里卫生巾似乎不够用,跟李雾山说了声就往卫生用品走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