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2章
因为此处,粮价居高不下。敢接单还能全身而退的卫氏商船,无疑是最合适的合作伙伴。
接待完一波又一波送上门的粮商,卫粼越发敬佩戚渺,竟然都在她的掌握之中。
待此事了,他彻底打通两地航线,卫氏商船必水涨船高。
甚妙。
第91章 押一得三
地谷县县衙。
“大人, 下官已将新税令消息透露出去了。”县尉立在下首复命。
“静观其变。”
“是。”
三天后,钱家。
思来想去,钱锟还是将戚渺、回水涧、卫家商船三者间的调查情况如数告知亲爹, 提议严加防范。
钱父并不意外。“戚氏给外来粮商行方便,无非是想借由这些人压低粮价, 好从中受益。”
“她从我们钱家买的粮,足足比市价低两成, 还想更低?”钱锟不屑道。
“贪心就对了。”看着钱锟目露不解, 钱父解释道:“新官上任三把火,终究是烧到我们家,为父已经得到消息, 县令大人将推出新税令, 来年按田产征收税粮。”
明里暗里归钱家所有的田地,约莫占了整个县的五分之一,还都是地势偏高不会被淹、每年有产出的良田。
申、严两家名下的田地比不上钱家, 但也不少了。
这三家之所以被称为‘三巨头’, 正是因为他们几乎垄断了地谷县有稳定收成的田地。
新税令, 摆明了就是针对他们推出的。
“这......这怎么可能?他上哪知道我们家多少良田亩产, 不应该啊......”钱锟喃喃。钱家不少产业被隐匿, 一方面是为了避税, 另一方面是防有权势之人觊觎。
即便县令真要施行新税令, 摊到自家头上的数量,也不会难以接受吧?
“若非得知此消息, 为父也还被蒙在鼓里, 借着举全县之力清淤通河的由头, 县令大人洞悉了各处田庄、亩产,瞒不住, 躲不掉了。”紧接着,钱父继续将自己提前知晓的政令详情说给钱锟听。
简单来说,按照近几年平均产出缴税。
也就是说,亩产越高,赋税越重。
若是以往,还能将其大部分转嫁给佃户。
但,淤田的出现,使得佃田为生的民众,有了新的活路——按照承租方要求种地。再想随心所欲剥削他们,恐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,得不偿失。
淤田,也就是容易被淹掉的‘无用之地’,年均亩产低得吓人,甚至零产出,来年应缴税粮约等于无。
“这不是,把淤田要缴的税强加给我们了吗?”钱锟愤愤不平。
钱父点头。
以戚氏为首的寻平商帮出了那么多银子给添政绩,县令大人总不能半点好处都不给吧。如此政令,一举两得。若非苦主是自己,他都要拍手称赞。
“欺人太甚!那戚氏果真不安好心,爹,得想办法让她将昧下的税粮吐出来!”钱锟眼睛眯成一条缝。
“何必舍近求远?
新税令一旦公布,赁了淤田的愚民们闹腾开来,戚氏能不能挺住还不一定。
此前若与其澄清利害,何愁她不会将淤田拱手相让?”钱父有七成的把握能够如愿。
淤田能拉低良田亩产,应缴税粮大大减少。
他能想到的,申、严两家也能,未免三家争夺戚渺坐地起价,这事宜早不宜迟。
想明白这点的钱家父子俩,有了再次与戚渺会面的打算。
计划赶不上变化。
申、严两家比他们动作还快,再想‘吃独食’是不可能了。
戚渺受邀来到钱家酒楼,推门而入就见三巨头正大眼瞪小眼。
“想见戚堂主一面可真是不容易呐。”严家主出声打破僵局。
“我成天待在往生堂,随时恭候严员外光临。”戚渺不紧不慢道。
严家主被这回答一噎:谁没事去你那破地方?晦气!
“哈哈哈,戚堂主艺高人胆大,我自愧不如。”钱家主笑着言语。
“钱员外过奖了。”
“坐坐坐,别站着说话了,上酒来,哦不,上茶!”申家主紧随其后。
“严员外客气了。”戚渺这才落座。
一阵虚情假意的寒暄过后,三巨头才表露意图。
遥望窗外皑皑白雪,严家主悠悠感慨:“瑞雪兆丰年,以茶代酒,提前恭贺戚堂主了。”
戚渺举杯回敬后,带着一丝苦笑道:“借严员外吉言。”
“戚堂主是碰到什么难处了?”申家主适时开口。
“申员外的好意,我心领了,可......”戚渺突地灌了一口茶,颇有借此消愁的架势。
“有什么话不妨直说,我等许是能帮上点忙。”钱家主也跟着关心道。
“话说到这份上了,我也没什么好隐瞒的,都说瑞雪兆丰年,可这场冬雪于淤田而言,还真算不得好事。
也是我太过想当然,以为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,没成想越栽越深,家底都要被掏空了,是换来些许好处了,就连县......可又有什么用?
唉,瞧我,明明喝的是茶水,竟有了醉意,开始胡言乱语了,自罚一杯,诸位员外莫怪。”像是惊觉失言,戚渺讪讪解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