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PO文学

手机版

PO文学 > 综合其它 > 权宦心如死灰后 > 第262章

底色 字色 字号

第262章

    不能是一回事,不想却是另一回事。
    即使不能,即便不可,殷无秽也还是这么做了。
    给了他一个帝王所能给的全部偏爱。
    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,不,甚至不是一人之下,殷无秽也听他的,虽然床榻间除外,那个时候的殷无秽说话总不算数,一次不够又要一次,嘴上说着停下却始终不停。
    不过这些都不重要了,他早已经得到了自己最想要的。
    容诀调整思绪,正当他准备拜谢皇恩时,总管太监出声了,竟然是赏赐还没结束!
    殷无秽方才所说的,是他给予的特殊恩典,还有普通的,和众将领一样的恩典。
    “赏司礼监掌印黄金百两,白银千两,良田十顷,绸缎百匹,房宅……”
    总管太监宣读谕旨的声音还在继续,可是容诀已经无心再听了,所有人封赏之后大周国库将为之一空,再也没有多余的钱财,但这都是必须要赏的。
    只是,他的赏赐格外得多。
    算上赏赐,他过去积累的财富,和殷无秽之前给他的自己私库钥匙,容诀该是大周最富有的人了。
    家财万贯,无人超越。
    容诀眼前都有些发花,等他重新再一次调整过来状态时,总管太监才宣读完旨意,容诀旋即下跪谢恩。
    整个金銮殿中只有他一人说话的声响,旁的官员俱鸦雀无声,落针可闻。
    满朝文武百官全被惊住了。
    当然,凤印的事情他们还不知道,但是剩下的赏赐也是天大的殊荣了,开国元勋都未必能有这般待遇。
    他们震惊地无以复加,甚至忘记出言反驳。
    圣旨既下,君王一言九鼎,断不可收回了。
    众人猛地惊醒,思绪回笼,目光无比复杂地看向容诀,心中五味杂陈,很难说清他们这一刻心里的感觉。
    是酸涩,妒恨,羡慕,还是旁的情绪,都已经无从说起了。
    他们甚至什么都不清楚,就这么以旁观者的身份目睹容诀走到了这一步。
    不知缘由,不知皇帝为何如此。
    这两个人,倏然双双脱离了掌控,将他们隔绝在外,自己完成了一切所赋予的行为。
    文武百官由内而外地涌起一股无力感。
    也终于明白,由朝臣把持政权的朝代已然过去,现在他们面对的,是皇权高度集中的朝代了。
    一朝天子一朝臣,许多事情,已经不能再由他们说了算了。
    所有人皆赏赐完毕,除以上官员,还有一人功劳最大,但殷无秽不会下旨给自己赏赐。
    他所得到的东西,早已在无形之中掌控在他的手中,兵权、民心、在朝堂上越来越重说一不二的话语权。
    还有最重要的,他倾尽一切想要得到的宝贝,也已经主动奔赴向他了。
    殷无秽再无所求。
    殷无秽心情大好,今日的大朝会也只这一件事,其余政务俱向后推移,等他容后处置。
    虽然只这一件政事,但所有册封行赏完毕,时候也不早了,旭日高悬,到了上晌时分,殷无秽宣布退朝。
    大朝会结束,众位官员脚步虚浮神魂出窍地陆续离开金銮殿。
    而方才小太监呈给容诀看的印章此刻也交到了他手中。
    容诀收下印章,垂目望去,只见质地莹润品质极佳的白玉所雕刻成的凤印在阳光下熠熠生辉。
    第125章
    大朝会结束,容诀回去紫宸殿却没有看见殷无秽人影。问了下边的人,才知殷无秽并没有回来,而是半道转而去了御书房,会见内阁大臣。
    容诀稍一思忖,便明白是怎么回事了。
    他命人先上早膳,这个时间他将中宫凤印妥帖收管起来,等晚上再问殷无秽。
    同住一宫就这点好,白日他们各自有自己的政务要忙,但到了夜间,总会相见,不必望眼欲穿地徒劳等待。
    如若不计此行为所带来的后果,当真是,便利极了。
    少顷,早膳呈上来,容诀先行用膳。他不忘叫人装上一份送去御书房,用过膳后他要去司礼监当值,没空亲自去给殷无秽送。
    而且,这个时候也不太合适。
    去找殷无秽的内阁大臣不会想要见到他。
    而事实也一如容诀所料。今日大朝会结束后,大臣想了又想,思了又思,始终无法释怀,遂单独请见了殷无秽。
    不能劝谏皇帝收回成命是一回事,但想弄清皇帝的想法是另一回事。
    几位大臣一合计,事不宜迟拔步去了。
    内阁大臣还是有些分量的,殷无秽不好回绝,遂放弃了回紫宸殿的打算,先面见几人。
    几位官员不为旁的,正是为了今日金銮殿上殷无秽对容诀的封赏一事。他们不会在殷无秽刚回宫掌控朝堂时就触他的逆鳞,但旁敲侧击提醒,避免容诀功高盖主、权倾朝野肆意妄为还是可以的。
    他们也想趁此机会探知殷无秽和容诀之间的关系。
    不然仅凭战争期间的功劳,实难服众,这恩赐也太大了。
    可再往前追溯,便是皇帝登基时候的事了,他们不敢深想这其中是否有容诀的手笔,和他有关。
    若真如此,那真是、简直——
    众官员头顶的天都要塌了。
    好在,殷无秽及时打断了他们的思绪。
    青年指尖不疾不徐地点在案桌上,面容冷峻神色深邃,道:“孤知道。只是此值大周百废待兴,国库空虚民生多艰之际,朝堂上还缺不了他。他走后出了多大的乱子你们不是不清楚,孤不过是先将人稳定下来而已。”
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

设置

字体样式
字体大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