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PO文学

手机版

PO文学 > 古代言情 > 陪房丫鬟 > 第268章

底色 字色 字号

第268章

    云湘轻声问:“那时他可是手上有伤?”
    成石听完茫然一瞬,摇摇头:“不知,西北传回的战报不曾写这般细致。”
    云湘便没有再多问,捏着那三封信,九月的风虽是凉的,却莫名还是带着丝燥热。
    “去拿了笔墨纸砚来。”
    成石一听云湘终于要给大爷写信,心头都是喜极而泣了,忙应了一声就去取。
    还记得上回大爷去西北时,大奶奶都不曾写过信给大爷,这回又是昏睡这般久,这写信算起来便是头一遭了!
    云湘以为自已没甚想与陆钧山说的,可等成石取了笔墨纸砚来,笔沾上墨汁,她垂眸未曾多想,便落了笔。
    她自是没有陆钧山那样厚的脸皮,在信中那般粘腻歪缠。
    她也写不了那三大页的纸,酣梦四个月,她身上并无过多事迹可拿来写。
    可落笔时她却不曾犹豫太多,最后收笔时,发觉也是写满了一页纸。
    云湘盯着那信看了会儿,想到他说要汗巾子,将信收好后,让黄杏裁了些绵软细布来,花了些时间,简单缝制了两张附上,刺绣自然是没有的,只是把边缘收线。
    棉布细汗,自是适合他此时用。
    云湘遵循着本心去做这些,并未想太多,也不想战场上的人心里生出憾然来。
    傍晚时分,成石便高兴地将信和东西寄了出去。
    这日过后,云湘似乎不再像之前那般总是陷入昏睡,虽然身体依然因为虚弱而酣睡得较久,但只要黄杏元朱喊上一声,便能醒来。
    她每日锻炼身体,手脚逐渐恢复正常,身上的肉也渐渐养了起来。
    陆大老爷虽是让他们都回了庄子,可他身为扬州知府却是独自一人留在了城里,大太太很是忧心,每日都要叫人去城里一番。
    这一日,大太太叫去城里的小厮比往日却是晚回了小半个时辰,且回来时神情慌张。
    大太太正好在云湘院子里,因着她近日心情焦灼,便想着做点什么平静心情,可这庄子里属实没得什么事能让她大展身手,便想起这大儿媳令公爹都赞叹的木雕手艺,便过来很是拜师了一番,正经要学上两招。
    不得不说大太太与陆家大爷果真是亲母子,头一回拿捏刻刀与木头便是要学那雕人像,说要雕一尊大老爷的雕像,好让她自已睹物思人。
    小厮跑来说:“大太太,大老爷叫太太赶紧带着老太爷老太太和大奶奶二奶奶离开扬州,往东边去!”
    大太太一听这话,手下刻刀一不留神,就将大老爷的脑袋给直接削了一半。x
    第221章 多了两道人影正立在她床前!
    京都彻底乱了,大行皇帝没有留下皇子,连遗诏都没有留下一封,按照大虞的祖宗规矩,此时便开始由宗室择选出下一任皇帝,有能者登位,因着杜绝后宫干政的可能,这事后宫是不可参与的。
    只是当年大虞开朝皇帝定下这一规矩后,从未发生过这样的事情,如今这是第一回,不论是宗室还是后宫,都有些混乱。
    且说宗室那边,很有些话语权受人尊重的便是昌老王爷,老王爷乃是大行皇帝的堂祖父,为人端肃,很得尊敬。
    但大行皇帝当年登基时为了彰显自已的仁慈宽厚,对自已那些个兄弟都一视同仁的宽待,都让他们各自去了封地,该给的权也都给了,没有杀一人。
    如今这八位兄弟中的三位却是不甘心于只在封地做王了,各自暗下里与京都官员联系,极迅速地拢了人心,便是争夺着时间赶往京都,自是打着能首先入宫占了那位置的主意。
    对此,昌老王爷即便再端肃公正,由各方势力拉扯拖延着,宗室这边这段时日很难抉择出一人来。
    而后宫之中如今不仅有太后,还有刚刚失了丈夫的皇后,身后便各自又都是家族。
    太后出身微末,家族势力倒是单薄,并不成气候,但大行皇帝所娶的皇后却是当朝首辅赵居悯之妹,身后有关联的家族不仅有赵府,还有镇国公府。xl
    虽说镇国公府因为林东流投降西戎如今全部家眷被收押,但林东流乃是赵居悯女婿,如今大行皇帝已去,赵居悯自是有本事让镇国公府脱了罪东山再起,甚至那林东流,他也必是会想了法子洗涮了罪过。
    如今赵居悯却是不支持那三位皇帝中的任何一位,而是从宗室中选了一个父母双亡的七岁大的稚儿过继给大行皇帝,由皇后收养,首辅一系的官员自是要捧了这七岁稚儿登位。
    但昌老王爷身为宗室自是有十足理由反对此事。
    如此京都分割成几方势力,三王又几乎在差不多的时间带着这些年养的兵马赶向京中,扬州作为两位王爷入京必经之地,刚好这两日先后到达,如今官衙中已是入了两王之人。
    陆大老爷作为知府不能离开,留在了城中。
    大太太带着那小厮去见了陆老太爷,等小厮将扬州城内如今的情况一说,陆老太爷抚了抚胡须,拧着眉深思一番,不做犹豫,当下就吩咐人立即收拾行李。
    只是陆老太爷却是定下往北行的决定,并让小厮速速回了城里与陆大老爷告知一声他们将往燕山府去。
    大太太很是不解,少不得要问上两句为何不往东去,要知道,陆家的族村是在东边的洛阳,在那是有落脚之处的。
    陆老太爷心中自有考量,如今为着京中那位子,天下怕是就要乱了,不论哪里,便都不是安宁之处。
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

设置

字体样式
字体大小